
10月17日,在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开幕之际,俄罗斯总统普京乘机抵达北京。这也是俄乌冲突爆发后,普京首次踏足中国。
在此之前,普京刚刚完成了自国际刑事法院对其发出“逮捕令”以来的首次出国访问,在吉尔吉斯斯坦参加了独联体峰会。之后,又来华参加中国主办的“一带一路”论坛。普京接连出访,既说明他有意打开俄罗斯的外交新局面,也体现出他对巩固中俄关系的重视。
与之前的独联体峰会比起来,本届“一带一路”论坛明显规模更大,覆盖范围也更广,堪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会议。对普京来说,在这样一个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聚首的场合亮相,也相当于为其自身和俄罗斯赢得了一个发声的机会,这对破除俄罗斯目前面临的外交困境无疑是极为有利的。同样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3月,中国领导人访问了俄罗斯,如今,普京的回访是中俄友好关系的生动体现。
就在普京抵华的前一天,也就是10月16日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率先抵达北京。在当晚王毅外长与拉夫罗夫的会面过程中,双方都未公开提及普京是否会亲自来华。没想到,第二天上午,普京本人便现身北京首都国际机场,这也算是中俄双方共同给了所有期待普京现身本届“一带一路”论坛的人一个惊喜。
需要强调的是,在普京来华的随行人员中,还有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的高管。这或许预示着,普京此行又将促成中俄在经贸领域的合作。数据显示,今年前8个月,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32%,达到约1551亿美元,今年全年有望突破之前中俄两国领导人提出的2000亿美元的目标。如果这次中俄再签新的订单,到今年年底,中俄贸易额很可能创下新的纪录。
关于对“一带一路”的看法,普京来华之前曾表示,从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中,俄罗斯看到的是合作的愿望,而非征服他人的企图。在他看来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贴合俄罗斯对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的设想,俄罗斯和参与其中的国家都会从中受益。
也许真的是受到所谓“逮捕令”的影响和出于其他方面的担心,一段时间以来,普京接连缺席在南非举办的金砖国家峰会和在印度举办的G20峰会。然而,在中国举办盛会之际,普京还是亲自到场。看得出来,中国以及中俄关系在普京心中有着怎样的分量。
